糖尿病管理案例
案例提交单位: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初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患者性别: 女
Ø 初诊日期:2019-01-04
Ø 患者年龄:66
Ø 病例类型: 目前使用一种口服降糖药治疗但餐后血糖控制不佳
2、糖尿病相关病史及治疗史:
患者约7年前因多饮多食多尿并伴有消瘦于外院就诊,当时监测空腹血糖最高值为10.1mmol/L,餐后血糖具体不详,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长期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0.5g tid po治疗。近1个月来有口干症状,且逐渐加重,未监测血糖,今来门诊就诊。查体:BP130/74mmHg,神志清,精神可,气平,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HR7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未及反跳痛,足背动脉触及搏动,双下肢无浮肿。
3、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情况:
有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史10年余,最高血压值为160/80mmHg,长期服用缬沙坦胶囊80mg qd po控制血压,目前血压控制可。
4、初诊情况
Ø 空腹血糖值:6.9 mmol/l
Ø 餐后血糖值:12.2 mmol/l
Ø 初诊HbA1c值:7.8 %
5、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6、诊断
Ø 1.2型糖尿病
Ø 2.原发性高血压 2级 极高危
7、治疗方案
Ø 瑞格列奈片1mg tid po ,
Ø 盐酸二甲双胍片0.5g tid po,
Ø 缬沙坦胶囊80mg qd po,
Ø 健康宣教。
二、复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复诊日期:2019-03-06
Ø 复诊空腹血糖值:6.7 mmol/l
Ø 复诊餐后血糖值:8.1 mmol/l
Ø 复诊HbA1c值:6.9 %
2、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3、疗效评估
加用瑞格列奈片治疗后,患者餐后血糖降低明显,同时糖化血红蛋白也有降低。
三、案例管理经验
患者为女性,年龄66岁,患者约7年前因多饮多食多尿并伴有消瘦于外院就诊,当时监测空腹血糖最高值为10.1mmol/L,餐后血糖具体不详,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长期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0.5g tid po治疗。近1个月来有口干症状,且逐渐加重,未监测血糖。2019.01.04患者约7年前因多饮多食多尿并伴有消瘦于外院就诊,当时监测空腹血糖最高值为10.1mmol/L,餐后血糖具体不详,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长期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0.5g tid po治疗。近1个月来有口干症状,且逐渐加重,未监测血糖,今来门诊就诊。空腹血糖监测为6.9mmol/L,餐后血糖监测为12.2mmol/L,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为7.8%。患者发病年龄较晚,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无明显酮症倾向,排除内分泌疾病后,综合患者年龄及病史诊断为2型糖尿病明确。另患者有反复头晕病史约10年,多次不同日静息状态下血压测量均高于正常值,最高血压值为160/80mmHg,长期服用缬沙坦胶囊80mg qd po控制血压,目前血压控制可。除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升高原因外,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成立。患者女性年龄大于65岁,有2型糖尿病病史,依据最高血压值,属2级,极高危。治疗方案:瑞格列奈片1mg tid po ,盐酸二甲双胍片0.5g tid po,缬沙坦胶囊80mg qd po,考虑患者目前血压控制可,空腹血糖目前在正常范围内,但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正常,故加用瑞格列奈片1mg tid po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经治疗2月余后,于2019.03.06复测空腹血糖监测为6.7mmol/L,餐后血糖监测为8.1mmol/L,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为6.9%。实验室结果显示加用瑞格列奈片治疗后,患者餐后血糖降低明显,同时糖化血红蛋白也有降低,空腹血糖仍在正常范围。经过该病人的案例分析,证明瑞格列奈片在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对阶段性血糖的控制效果也很好。今后针对发病年龄较晚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遇到单独使用一种降糖药控制血糖,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时,可以考虑联合瑞格列奈片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