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 上海市闸北区海宁地段医院

 

糖尿病管理案例

案例提交单位:上海市闸北区海宁地段医院.docx

 

一、初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患者性别:

Ø  初诊日期:2019-02-01

Ø  患者年龄:56

Ø  病例类型:            目前联用2种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患者

2、糖尿病相关病史及治疗史:

  发现血糖升高5年,血糖控制不佳2周,患者5年前发现血糖升高,当时查FPG7.8mmol/L,PPG12.3mmol/L。予二甲双胍治疗。

3、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情况:

  否认结核、肝炎病史,否认心血管、脑血管病史,有高血压史10余年。血压最高170/90mmHg.

4、初诊情况

Ø  空腹血糖值:8.3 mmol/l

Ø  餐后血糖值:15.3 mmol/l

Ø  初诊HbA1c值:10.9 %

5、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C肽:0.87-2.11-2.93-4.13-4.82,总胆固醇:4.8,HDL-C:0.79,LDL-C:1.31,甘油三酯:1.2,肝肾功能:正常,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血尿酸:320.

6、诊断

Ø  2型糖尿病

Ø  高血压

7、治疗方案

  二甲双胍0.5 tid+格列美脲2mg qd+拜糖平50mg,tid→门冬胰岛素30早22U晚20U+阿卡波糖片50mg,tid

二、复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复诊日期:2019-04-01

Ø  复诊空腹血糖值:6.6   mmol/l

Ø  复诊餐后血糖值:9.8    mmol/l

Ø  复诊HbA1c值:7.2  %

2、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3、疗效评估

  治疗方案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三、案例管理经验

  结合该患者胰岛分泌功能不足,血糖不达标,给予“门冬胰岛素30 早22U-晚20U +拜阿卡波糖片50mg,tid.”降糖,同时予降血压、改善生活方式等综合治疗措施。一周后出院,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明显下降,但仍未达标, 2月后复查空腹血糖6.6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 9.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7.2%,血糖达标。

  该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处于长期控制不达标状态,单纯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方案不作为首选。以及根据患者既往用药方案,口服药难以控制;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较,控制血糖效能更优化,同时在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方面胰岛素类似物优于人胰岛素,患者改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进餐以及胰岛素注射更为方便灵活,较人胰岛素相比较,更好的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有效降低低血糖风险,同时增加了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降糖效果的满意度。多次门诊复诊,患者表示对目前治疗方案的肯定及认可,无不良反应,血糖亦较初次门诊就诊时明显下降。

  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早相缺失为主,80%的患者存在餐后血糖升高,所以在药物选择上要考虑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影响;2015年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临床应用指导推荐:餐后2h血糖大于10mmol/L或餐后2h血糖-餐前血糖大于等于3mmol/L需要增加对PPG的控制,同时2015年ADA/EASD指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优化每日2~3次治疗方案较基础胰岛素治疗比较,胰岛素剂量总量及对体重影响无明显差异,但在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餐后高血糖、有效降糖方面可能更优于基础胰岛素,是更加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版权所有:健康中国行--全民慢病防治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办公室     承办:慢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