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江干区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中心

 

糖尿病管理案例

案例提交单位:江干区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中心

 

一、初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患者性别:    

Ø  初诊日期:2019-01-04

Ø  患者年龄:65

Ø  病例类型:            目前使用一种口服降糖药治疗但餐后血糖控制不佳

2、糖尿病相关病史及治疗史:

  2型糖尿病史3年,既往二甲双胍1g bid,体检检出餐后血糖高

 3、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情况:

  其他合并症无

 4、初诊情况

Ø  空腹血糖值:6.2 mmol/l

Ø  餐后血糖值:11.7mmol/l

Ø  初诊HbA1c值:7.5 %

5、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肝功、肾功、尿酸及血脂4项均正常

 6、诊断

Ø  2型糖尿病

7、治疗方案

Ø  瑞格列奈0.5mg tid

Ø  二甲双胍 1g bid

二、复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复诊日期:2019-04-05

Ø  复诊空腹血糖值:5.6  mmol/l

Ø  复诊餐后血糖值:9.5  mmol/l

Ø  复诊HbA1c值:6.8  %

2、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无殊

3、疗效评估

良好

三、案例管理经验

  根据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目前多数患者将二甲双胍作为一线药物起始治疗。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几年之后,会出现继发性失效。原因部分来自于患者自身β细胞功能的减弱。同时近年来,我社区大力患教,全面控制血糖观念有所改善。因此,在控制好空腹的同时,还需要把餐后管理好。患者餐后血糖监测率较以往有所增加。

  本案例病人2型糖尿病患者无伴发糖尿病并发症,既往使用二甲双胍3年。

  二甲双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主要降低空腹血糖,瑞格列奈重塑早相,降低餐后血糖理想,两者联合能够获得机制疗效的双重互补,有效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从而降低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有研究发现,瑞格列奈效果与磺脲相当,明显优于DPP-IV,那格列奈,TZD及阿卡波糖。瑞格列奈恢复早相胰岛素分泌,不仅有效控制空腹血糖,还更好地控制了餐后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从而减轻了餐后高血糖导致的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因此,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HbA1c三大指标,控制血糖达标,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延缓病情进展。

  因此案例中使用瑞格列奈做好管理药物路径,实际临床应用后,患者达到控制目标预期,控糖效果理想。

 


版权所有:健康中国行--全民慢病防治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办公室     承办:慢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