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管理案例
案例提交单位: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
一、初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患者性别:男
Ø 初诊日期:2019-01-02
Ø 患者年龄:61
Ø 病例类型: 使用人胰岛素治疗不达标的患者
2、糖尿病相关病史及治疗史:
主诉 20年前患者体检发现血糖增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因血糖不佳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于2011年开始一直予以人胰岛素30R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3、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情况:
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190/110mmHg,未规律监测及诊治。有高胆固醇史,无传染病史。
4、初诊情况
Ø 空腹血糖值:7.77 mmol/l
Ø 餐后血糖值:12.2 mmol/l
Ø 初诊HbA1c值:7.5 %
5、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Ø 空腹C肽: 0.43nmol/L(0.37--1.47)
Ø 空腹胰岛素:4.13uU/ml(2.6-24.9)
Ø 尿常规: 比重1.017,红细胞1.2/HP,白细胞3.3/HP,尿蛋白+,尿糖-
Ø 肾早期损伤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178.1mg/L↑(<30) ,ACR 60.72mg/gCr(<30)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1.45mIU/L(0.27--4.20)
6、诊断
Ø 2型糖尿病
Ø 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
Ø 高血压性心脏病
Ø 脂肪肝
7、治疗方案
二甲双胍1g bid,门冬30 26-22u,联合阿卡波糖50mg tid,维持血压和降胆固醇药物。
二、复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复诊日期:2019-03-20
Ø 复诊空腹血糖值:5.6 mmol/l
Ø 复诊餐后血糖值:6.9 mmol/l
Ø 复诊HbA1c值:6.5 %
2、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Ø 尿常规: 比重1.013,红细胞1.1/HP,白细胞3.1/HP,尿蛋白+,尿糖
Ø 肾早期损伤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173.1mg/L
3、疗效评估
Ø 良好
三、案例管理经验
该例病人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糖尿病并发症,门诊检测血糖高FPG 7.5 mmol/L,进一步检查。
根据结果: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 :7.5% ↑
Ø 空腹C肽: 0.43nmol/L(0.37--1.47)
Ø 空腹胰岛素:4.13uU/ml(2.6-24.9)
Ø 尿常规: 比重1.017,红细胞1.2/HP,白细胞3.3/HP,尿蛋白+,尿糖-
Ø 肾早期损伤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178.1mg/L↑(<30) ,ACR 60.72mg/gCr(<30)↑
Ø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1.45mIU/L(0.27--4.20)
Ø 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心肌肥厚,左房扩大,前后径4.0cm。左室射血分数正常(EF 72.3%)
Ø 血管超声:双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双下肢动脉可见轻度动脉粥样硬化。双肾动脉未见明显狭窄。
Ø 眼底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
Ø 腹部超声:脂肪肝
Ø 具体诊断为:
Ø 2型糖尿病
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Ø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Ø 糖尿病肾病
Ø 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
Ø 高血压性心脏病
Ø 脂肪肝
考虑到原方案使用的为人胰岛素,患者血糖不达标,且患者自述偶有发生餐前心慌疑似低血糖出现情况。依据INTENSE研究结果,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口服降糖药(OADs)失效的患者起始门冬30相比较人胰岛素30治疗:低血糖风险更少,无低血糖事件的达标率更高。 因而将人胰岛素剂量1:1转换为门冬30胰岛素,监测1-2周发现,部分餐前血糖达标,但部分餐前和餐后仍不达标。考虑到患者老年,需减低低血糖发生风险,在调整后方案基础上联合阿卡波糖50mg tid,一周后各监测点血糖理想,且夜间监测亦无低血糖发生。复诊时,血糖达标,患者自我感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