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糖尿病管理案例

案例提交单位: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初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患者性别:    

Ø  初诊日期:2019-02-20

Ø  患者年龄:62

Ø  病例类型:            目前使用一种口服降糖药治疗但餐后血糖控制不佳

2、糖尿病相关病史及治疗史:

  主诉:2型糖尿病8年,多饮、多尿1周

  现病史:患者8年前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伴有消瘦,去长宁区中心医院就诊,测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8mmol/L,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开始口服二甲双胍片0.5tidpo,格列吡嗪控释片5mg qd po,血糖控制尚可,空腹血糖5.0-7.0mmol/L左右,餐后血糖6.0-9.0mmol/L,2年前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开始使用胰岛素30R,早22U,晚18U降糖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5.5-8.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7.0-9.0mmol/L。1周来患者自觉多饮、多尿,测量空腹血糖9.2mmol/L左右,餐后血糖13.1mmol/L,HbA1c8.1%,予以加用盐酸二甲双胍片0.5g tid口服,后测空腹血糖6.0-7.5mmol/L左右,餐后血糖7.0-10.0mmol/L。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吸烟史30余年,目前15-20支/天。偶尔饮酒。自诉饮食控制不严格,缺乏运动。

  PE:身高:165cm;体重:68kg;腰围:91cm;体重指数:25kg/m2;BP140/77mmHg,神清,精神好,呼吸平稳,颈静脉无充盈,胸廓正常,两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HR76次/分,律尚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足背动脉触及搏动,双下肢无浮肿。

3、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情况:

  有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最高170/100mmHg,现服用厄贝沙坦片150mg qd po,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 qd po,血压控制良好。

4、初诊情况

Ø  空腹血糖值:9.7 mmol/l

Ø  餐后血糖值:13.1 mmol/l

Ø  初诊HbA1c值:8.1 %

5、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颈动脉超声:双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TC6.22mmol/L,TG1.78mmol/L,HDL-C1.25mmol/L,LDL-C4.42mmol/L,尿微量蛋白:10mg/L。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流变学均正常。

6、诊断

Ø  2型糖尿病

Ø  高血压病 极高危

Ø  高脂血症

Ø  颈动脉斑块形成

 7、治疗方案

Ø  控制并监测血糖:(胰岛素30R,早22U,晚18U,盐酸二甲双胍片0.5g tid,口服)

Ø  控制并监测血压(厄贝沙坦片150mg qd po,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 qd po)

Ø  降血脂、稳定斑块,抗凝(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 qd po,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n po)

Ø  生活方式干预(戒烟,严格加强饮食控制,适量运动 )

二、复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复诊日期:2019-03-04

Ø  复诊空腹血糖值:6.2  mmol/l

Ø  复诊餐后血糖值:7.9  mmol/l

Ø  复诊HbA1c值:7.7  %

2、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3、疗效评估

  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及加用二甲双胍降糖药物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三、案例管理经验

  病例概括: 患者男性,2型糖尿病8年,多饮、多尿1周

  患者男性,因“2型糖尿病8年,多饮、多尿1周”来就诊,8年前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伴有消瘦,去长宁区中心医院就诊,测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8mmol/L,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开始口服二甲双胍片0.5tidpo,格列吡嗪控释片5mg qd po,血糖控制尚可,空腹血糖5.0-7.0mmol/L左右,餐后血糖6.0-9.0mmol/L,2年前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开始使用胰岛素30R,早22U,晚18U降糖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5.5-8.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7.0-9.0mmol/L。1周来患者自觉多饮、多尿,测量空腹血糖9.2mmol/L左右,餐后血糖13.1mmol/L,HbA1c8.1%,予以加用盐酸二甲双胍片0.5g tid口服,后测空腹血糖6.0-7.5mmol/L左右,餐后血糖7.0-10.0mmol/L。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吸烟史30余年,目前15-20支/天。偶尔饮酒。自诉饮食控制不严格,缺乏运动。

  诊断依据:

  1.2型糖尿病:有糖尿病史8年,目前使用胰岛素30R,早22U,晚18U降糖治疗, 1周来患者自觉多饮、多尿,测量空腹血糖9.2mmol/L左右,餐后血糖13.1mmol/L,HbA1c8.1%,诊断成立

  2.高血压 极高危组:有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最高170/100mmHg,现服用厄贝沙坦片150mg qd po,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 qd po,血压控制良好。,目前合并糖尿病,故属极高危组

  3.高脂血症:既往无高脂血症病史,因本次化验提示TC6.22mmol/L,TG1.78mmol/L,HDL-C1.25mmol/L,LDL-C4.42mmol/L,故诊断之。

  4. 颈动脉斑块形成:既往无颈动脉斑块形成,本次颈动脉超声:双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故诊断成立。

  治疗方案:

  1.控制并监测血糖:(胰岛素30R,早22U,晚18U,加用盐酸二甲双胍片0.5g tid,口服)

  2.控制并监测血压(厄贝沙坦片150mg qd po,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 qd po)

  3.降血脂、稳定斑块,抗凝(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 qd po,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n po)

  4.生活方式干预(戒烟,严格加强饮食控制,适量运动 )

  用药依据: 患者1周来患者自觉多饮、多尿,测量空腹血糖9.2mmol/L左右,餐后血糖13.1mmol/L,HbA1c8.1%颈动脉超声:双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TC6.22mmol/L,TG1.78mmol/L,HDL-C1.25mmol/L,LDL-C4.42mmol/L。

  疗效评估手段及依据: 根据该患者病史,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与生活方式不合理及胰岛素抵抗相关,该患者糖尿病史较长,胰岛素用量较大,血糖控制不佳,需加强饮食控制,戒烟,及适量运动,另加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经半个月的治疗,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6.0-7.5mmol/L左右,餐后血糖7.0-10.0mmol/L。预约三个月后复查血脂、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及劲动脉彩超。

  小组诊疗分析总结: 结合该患者病史,患者长期吸烟,饮食控制不严格,缺乏运动,糖尿病病史时间长,另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目前单一使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因此考虑对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同时控制并监测血压、血糖,降血脂、稳定斑块,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特别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管理心得:

  胰岛素可补充机体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二者联合,机制互补,使降糖效能提高,大血管事件风险降低,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须严格把握其应用的禁忌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结合血糖值同时及时调整剂量,做好监测。同时注意合并症(高血压、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等)得治疗。

 


版权所有:健康中国行--全民慢病防治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办公室     承办:慢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