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管理案例
案例提交单位:上海市外滩社区医院
一、初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患者性别:
Ø 初诊日期:2018-10-10
Ø 患者年龄:48
Ø 病例类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转预混
2、糖尿病相关病史及治疗史:
多饮、多尿、体重下降1月余,恶心、呕吐1天,患者1月前开始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1月内体重减轻约5kg,入院前1天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至急诊就诊,查随机血糖 38mmol/l;血气分析:PH 7.24;尿酮体 (+++),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予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降糖治疗
3、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情况:
否认糖尿病家族史
4、初诊情况
Ø 空腹血糖值:17.5 mmol/l
Ø 餐后血糖值:20.42 mmol/l
Ø 初诊HbA1c值:11.6 %
5、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血气分析:PH 7.40,BE -4.3mmol/L,尿常规:酮体 (+),血酮体:1.7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24.21mg/g
GAD抗体(-)ICA抗体(-)
腹部B超:脂肪肝,胆囊胆固醇结晶。
动脉超声:双侧下肢动脉血管内膜尚光滑,血流通畅,未见明显斑块形成。
颈部血管超声:颈动脉内膜尚光滑,未见斑块形成
6、诊断
Ø 2型糖尿病,
Ø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7、治疗方案
Ø 饮食控制和餐后适当运动
Ø 静脉补液支持治疗
Ø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控制血糖
Ø 糖尿病酮症纠正后尽早加用二甲双胍(0.5 tid)
Ø 患者24小时胰岛素基础量18.35u
Ø 餐前量8-6-6u,总量38.35u
Ø 停用胰岛素泵后调整为门冬胰岛素30早14u,中10u,晚14u
二、复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复诊日期:2019-01-16
Ø 复诊空腹血糖值:6.1 mmol/l
Ø 复诊餐后血糖值:9.2 mmol/l
Ø 复诊HbA1c值:6.2 %
2、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3、疗效评估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三、案例管理经验
多饮、多尿、体重下降1月余,恶心、呕吐1天,患者1月前开始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1月内体重减轻约5kg,入院前1天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至急诊就诊,查随机血糖 38mmol/l;血气分析:PH 7.24;尿酮体 (+++),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予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降糖治疗。患者为出发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 17.50mmol/l,餐后2h血糖 20.42mmol/l,HbA1c 11.6% ,2017 CDS新指南中胰岛素起始治疗更加积极,一种口服药疗效不佳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或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注射均可作为起始治疗的选择,目前常用的方案主要有预混胰岛素BID/QD或基础胰岛素QD
双时相预混胰岛素同时补充基础和餐时胰岛素,更好模拟早相分泌,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预混胰岛素是适合中国人群且易于长期坚持的“双相赋能”方案
门冬胰岛素30一日三次注射
1. 可作为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之一。
2.与一日两次注射相比,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3.与三短一长的强化治疗方案相比,更加经济、方便、灵活
4.更有利于中餐后及晚餐前血糖控制,减少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