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管理案例
案例提交单位:昆山市周市人民医院
一、初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患者性别: 男
Ø 初诊日期:2019-02-14
Ø 患者年龄:31
Ø 病例类型:初发2型糖尿病予胰岛素强化治疗
2、糖尿病相关病史及治疗史:
口干多饮、多尿、多食半年。未予治疗。
3、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情况:
高血压
4、初诊情况
Ø 空腹血糖值:13.2 mmol/l
Ø 餐后血糖值:21.1 mmol/l
Ø 初诊HbA1c值:11.9 %
5、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尿常规:葡萄糖 3+;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20.8mg/g。生化示:总胆固醇 5.84mmol/L;甘油三酯 5.17mmol/L;。糖类抗原199 46.31U/ml。25羟维生素D 30.32nmol/L。C肽释放试验(单位:ng/ml)示:空腹(2.73)-0.5小时(3.65)-2小时(5.37)。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非特异性ST-T异常。彩超示:脂肪肝;左侧股总动脉斑块形成,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
6、诊断
Ø 2型糖尿病
7、治疗方案
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二甲双胍片口服降糖,厄贝沙坦片口服降压;出院后予门冬胰岛素30针早26-18U皮下注射+二甲双胍片口服降糖,厄贝沙坦片口服降压治疗
二、复诊信息
1、患者基本信息
Ø 复诊日期:2019-03-14
Ø 复诊空腹血糖值:4.0-6.4 mmol/l
Ø 复诊餐后血糖值:4.4-10.3 mmol/l
Ø 复诊HbA1c值: %
2、其他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3、疗效评估
患者自觉口干多饮、多尿、多食症状较前明显缓解,血压、血糖控制良好
三、案例管理经验
患者男性,31岁,因“口干多饮、多尿、多食半年”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8/94mmHg。体型肥胖,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空腹血糖(2019-02-13,本院)13.2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2019-02-13,本院)2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2019-02-13,本院)11.9%。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高血压1级,高脂血症,脂肪肝,周围血管疾病。入院后予以门冬胰岛素针、甘精胰岛素针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片口服控制血糖,前列地尔针、血塞通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对症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查CRP+血常规套餐正常;快速表抗 阴性(-)。尿常规示:葡萄糖 3+;酮体 +-;尿微量白蛋白 27.0mg/L;肌酐(尿液)11478.90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20.8mg/g。复查尿常规套餐:葡萄糖 3+;尿微量白蛋白 20.6mg/L。大便常规正常;隐血试验 阴性(-)。糖化血红蛋白 12.0%。血清β-羟基丁酸 0.4mmol/L。HCY+生化(加心、电) 前白蛋白 40.70mg/dl;总胆固醇 5.84mmol/L;甘油三酯 5.17mmol/L;葡萄糖 17.16mmol/L;胆碱酯酶 12493U/L。凝血功能+D-二聚体正常。男肿7项+甲功七项糖类抗原199 46.31U/ml。25羟维生素D 30.32nmol/L。C肽释放试验(单位:ng/ml)示:空腹(2.73)-0.5小时(3.65)-2小时(5.37)。传染性标志物检测 乙肝表面抗体 111.154mIU/mL;乙型肝炎e抗体 0.307PEIU/mL;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4PEIU/mL。糖尿病自身抗体3项均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非特异性ST-T异常。胸部CT平扫示:左肺上叶舌段少许条索影,治疗后复查。右肺中叶见微结节,定期复查。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彩超示:脂肪肝,胆囊、胆总管、胰腺、脾脏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双肾、前列腺、甲状腺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血管彩超示:双侧颈动脉、椎动脉、颈内静脉血流通畅。下肢血管彩超示:左侧股总动脉斑块形成,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静息状态下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复查血脂六项、糖类抗原199均正常。C肽释放试验(单位:ng/ml)示:空腹(1.38)-餐后1小时(2.21)-餐后2小时(2.52)。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于2019年02月27日测空腹指尖血糖6.4mmol/L,餐后两小时指尖血糖11.3mmol/L,血压120/72mmHg,予以出院。分析总结及管理心得: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强化血糖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对大型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发现:强化血糖控制可以使大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9%,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降低15%。临床上,伴有明显高血糖的新诊断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9.0%或空腹血糖>11.1mmol/L,或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往往需要进行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以改善血糖控制。通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最大程度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可以去除高糖毒性对胰岛细胞的损伤,明显修复β细胞功能,可使近一半患者获得1年以上的临床缓解期,对未能获得临床缓解的患者也有助于简化其后续治疗方案。②具有一定病程的、使用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血糖仍明显升高、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经过充分的剂量调整血糖仍未达标或血糖波动大的T2DM患者,其由于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不良的生活方式、感染等应激加重胰岛素抵抗等,致使原治疗方案难以实现血糖控制达标,此类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高糖毒性,部分恢复胰岛功能,再通过对治疗方案的精细化调整,维持血糖长期达标,减少各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